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学论文 > 让课题走进课堂发挥课题研究的实效性

让课题走进课堂发挥课题研究的实效性

2009年04月02日 17:46:23 来源:平罗县中学数学教研网 访问量:149

让课题走进课堂发挥课题研究的实效性

平罗县教学研究室   蔡凤琴

中小学教育科研不是离开课堂教学实践从事纯粹的研究,而是与教育教学实践自始至终结合在一起,可以说须臾不离。在研究中,研究者要将反思调整贯穿始终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,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后应用于实践中,在实践中落实检验方案,再在新的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,通过新的研究加以解决。整个研究过程就是教学不断改进的过程,同时也是反思渗透其间,不断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。多年来,我们坚持走“科研兴教”之路,让课题走进课堂,使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挥实效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为教育教学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一、“课题研究为教学服务”是提高课题研究实效性的前提

一项好的课题往往决定研究工作成效、研究成果的大小,正确地选择课题是研究工作成功的一半。选择课题可以从多方面进行,但作为教师,应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,问题既是课题,在研究过程中,把问题解决了,课题研究也就做完了,这样确立的课题,才具有针对性、实效性和创新性。教学科研本是一家,课题研究,应立足课堂教学,才能真正体现“课堂教学课题化,课题研究课堂化”的研究方向。

听课调研中发现,不少教师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,课堂教学中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,把学生培养成了不会提问、不会独立思考、不会研究和探索的被动学习者,更谈不上合作学习。如在数学教学中,学生死记公式、硬套方法的现象较严重。针对这些问题,我们提出了 “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整合与学法指导研究”的课题。在实际教学中,探讨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,具体做法:教师精心设计,创设情景 —— 提出问题;教师引导,学生探索 —— 研究问题;归纳概括总结 形成结论  —— 解决问题;反馈强化训练,巩固新知  —— 应用;回味新知,小结方法 —— 评价。 通过课题研究,使课题立足课堂教学,从源头上解决学生自主探索不够、学习被动的问题,使学生从“学会”逐步到“会学”。

再如,在平时教学中还发现,在教学内容、教学目标、统一课堂作业、检测标准统一的前提下,学困生在课堂上只能充当听众,成为学习中的失败者,享受不到成功的愉快。于是我们想,能否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,采取差异教学方法,促进有差异学生的发展,这个问题在初步探索中得到证实,于是拟定了“分层异步教学策略研究”的课题。通过这个课题研究,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,特别是促进学困生的发展收效明显,采用分层教学法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,学习成绩明显提高。因此,来源于实践的课题研究才具有生命力,结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课题研究,教师才最感兴趣。让课题研究为教学服务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才能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。

二、“具有课题研究意识”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增强课题研究实效性的标准

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多种多样的,有教材分析能力、教案设计能力、课堂教学能力,口语表达能力、交际能力等等,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,不仅应具备教学基本能力,还必须具备高层次的教学能力,“课题意识”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。

“课题意识就是教师对课题的敏感程度,具有这种能力的教师,才能随时把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际联系在一起。因此我们把“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教学实践”确立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之一,也作为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。在评价机制中增加了“课题研究意识”,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以“优化教学过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研究”课题为例,课题立项一年了,仅有少数骨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研究,或仅局限于大教研活动中的表演,表现出了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节的现象。当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后,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。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全体教师活动,各校课题组每两周进行一次专题研讨活动,指导小组每两个月组织一次会诊活动,在活动方式上,各课题学校轮换组织和子课题的小专题研讨活动;在活动内容上,各校课题组围绕不同的主题选择课例,在校内进行两次以上的说课、做课、评课活动,修改完善之后,在课题组研讨活动中呈现出来让更多教师共享;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契合。平时教学中教师自觉地体现课题研究理念,如:“问题解决”是中学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,教师在实施“问题解决”课堂教学中,采取逐步过渡的方法,由“问题解决”形式的教学,逐渐向真正意义的“问题解决”教学过渡,利用“问题解决”的思路,开展“问题解决”的专题研究工作,采取 “问题解决”的形式设计教学过程;将课本上的习题、例题改造为“问题解决”的形式;开展“问题解决”专题研究活动。课堂上不仅有学生“问题解决”环节,更多的是学生参与思考讨论解决问题,改变了满堂灌满堂问,只管教不管导的教学现状,教学现状,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与教学能力,增强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。

三、“与教研活动相结合”是深化课题研究实效性的举措

教师的“课题意识”是课题研究走上规范的一个起点,也是课题进课堂的一个起点。把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,使课题研究为教学服务。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围绕课题备课、上课,课后教师围绕课题评课。这种做法摆脱了以往教研活动没有主题、教师上课和讨论的随意性局面,改变了教者没有从教研中提高,听者也没有从讨论分析中获益的状况。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的结合,不仅是深化教研的需要,更是深化课题研究的需要。其一,课题与教研结合,有了的研究群体,由少数骨干教师向一般教师扩展,使课题深入人心,扩大课题研究的影响力。其二,课题与教研结合,为课题研究探讨提供平台,在探讨中大家集思广益,相互启发,为课题研究提供合理化的建议。课题研究充满了活力,使课题“来源于教学,服务于教学”,这就是课题研究的目的。其三,课题与教研结合,有利于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,保证课题从立项到结题有一个完整的过程,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。

四、“形成课堂教学模式”是加大课题研究实效性的根本

课题走进课堂,使课题研究发挥最大的作用,重要的是形成课题研究的课堂操作模式,这样课题才能被更多的教师所接受,容易让课题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操作和实施。如“优化教学过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研究”中自学辅导研究模式,这种模式主要针对讲授法提出来的。其基本程序是:启发——自学——讨论交流——启发答疑——巩固练习——总结,形成了以学生自学为主,通过学习教材、讨论交流、启发答疑、练习巩固,最后达到系统掌握知识的操作模式。这种模式变原来单向交流为多向交流,有利于因材施教,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。

模式虽然不是一成不变的,但有了模式,教师容易尝试和运用,也体现了课题研究的成果。“分层教学,分类指导”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这一课题,它体现面对有差异的学生,实施有差异的教学,促进有差异发展的教学思想,在课堂操作中,提出了分层提问的原则,分层讲授的原则,分层练习的原则,以及分层发展的原则。由于在操作中引进了目标激励的方法,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达标意识,调动了每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加大了课题研究实效性的根本

五、“加强反思”是课题研究实效性的活力所在

课题研究需要反思,反思,再反思,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思想接纳、整理、重新建立的过程,反思的直接成果就是论文和案例的成形,一个课题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课题报告和里面论文案例的质量。因此,我们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炼出来,加以归纳、整理,形成一定数量的论文和案例。再在新的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,通过新的研究加以解决。整个研究过程就是教学不断改进的过程,同时也是反思渗透其间,不断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。利用课题研究来指导课堂教学,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。使课题研究的理念外化为实践,以理论指导实践,以实践来丰富理论,是提高课题研究实效性的活力所在。

总之,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,不仅可以带动教师的成长,同时可以提升平时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。让课题进入课堂,扎实为教学服务,发挥课题研究的最大作用,显示课题研究的强大魅力,使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实效性。

 

编辑:蔡凤琴
上一篇:浅谈初中数学的差生转化
下一篇:没有了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平罗县中学数学教研网 特此声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