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案例
讲授课题: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.1.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(一)
教学目标:
1、知识目标:
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,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边、角性质,并能初步用其来解决实际问题.
2、能力目标:
通过探索、发现、论证培养学生类比、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,锻炼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,渗透“转化”的数学思想.
3、情感目标:
让学生在观察、合作、讨论、交流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,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、积极思考、合作学习的学习态度.
教学重点:平行四边形的性质
教学难点:理解并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
教学方法: 探究、启发式
教学过程:
一、创设情境,引入新课
做一做
将两张全等的三角形纸片,设法找到某一边的中点,记作点O,将上层的三角形纸片绕点O旋转180度,下层的三角形纸片保持不动,此时:
(1)两张纸片拼成了怎样的图形?
(2)这个图形中有哪些相等的角?有没有互相平行的线段?
(3)用简洁的语言刻画这个图形的特征,并与同伴交流.
通过观察,让学生勾勒出发现的几何图形:平行四边形,然后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。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,是一种美观实用的图形,因此我们有必要系统学习平行四边形.
二、感悟图形,明确概念
1、观察质疑:平行四边形如何区别于一般的四边形.
让学生自己归纳定义: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引入概念:
A
2、引入平行四边形对边、邻边、对角、邻角、对角线等概念.
3、平行四边形的表示:通过演示使学生学会用文字语言、图形语言、符号语言来描述.
如图,平行四边形ABCD,记作 ABCD ,
根据定义画出平行四边形,得到图形语言
还可以用符号语言来描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:
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
AB//CD
AD//BC
三、引导实验,探索新知
1、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
由定义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
2、质疑:平行四边形除以上性质外还有其他性质吗?鼓励学生大胆猜想(提示:请学生仿照三角形的学习方法从边和角去探索)
第一步:猜想边和角之间的数量关系(对边相等,对角相等)
第二步:小组合作学习探索:让各组学生画平行四边形,用测量、旋转、平移、推理等方法验证上面的猜想.
3、 小组汇报发现:
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
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
4、推理:(如何证明上述结论?)
已知: □ABCD
求证:(1)AB=DC AD=BC
(2)∠A=∠C ∠B=∠D
(1)分析:解决四边形问题的常用方法: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。
(2)证明方法(运用投影)
四、例题讲解,活用知识
例题:小明用一根36米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场地,其中一条边AB长8米,其他三条边各长多少?
师生共同完成此题,并重点强调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几何表述如:
∵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,
∴AB=CD,AD=BC
∵AB=8
∴CD=8(m)
又AB+BC+CD+AD=36
∴ AD=BC=10(m)
五、随堂练习,提高能力.P93.练习1、2
六、归纳小结,鼓励评价:归纳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
边:对边相等;对边平行
角:对角相等;邻角互补;四个角之和
七、布置作业: 教材 99页 1、2题,选6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